当AI的墨迹洇开青铜器上的密码,
尼山在历史长河中绽放出一帆的浪花。
以数字为音符,唱响一帆发展新旋律。
以数字为意象,书写数智教育新纪元。
教育强国——数智化教育的一帆实践在尼山
拉开大幕。
参观一帆融媒慧师五育教育活动中心
2025年2月8日-9日,九大学科教学专家和山东、河南、山西、湖北、安徽、河北、江苏的30多所学校、出版集团、新华书店的领导和老师,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位业务代表、嘉宾齐聚一帆融媒,参加“‘数’说未来·‘智’惠一帆”2025一帆融媒•数智化教学成果品鉴会,共襄数智教育盛事,共谱事业发展新篇。
一帆融媒董事长孙胤华致词
2月8日下午14时36分,与会嘉宾兴致勃勃地步入尼山大讲堂,会议正式拉开帷幕。孙总首先对与会嘉宾致以节日的问候,感谢各位多年来一直与一帆携手同行、同心共济。然后围绕教育服务如何行稳致远、推陈出新、再谱新篇,分享了一帆融媒新征程的设想和作为:

孙总指出: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提出,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,坚持数字赋能教育改革。一帆融媒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为导向,高举“教育强国”大旗,面向AI时代,紧贴教学需求,坚持应用导向,立足技术为内容服务,聚智聚慧,厚积薄发,历时多年打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数字化服务板块。
孙总强调:公司新研发的这项数智教育系统,坚持科技赋能教育,突出教学个性化需求,创新教学方法,激活传统课堂,助力教师进阶,提高教学质量。真正实现因人而异、生动教学、趣味学习,为学生呈现一个鲜活的课堂。我们的数字化服务很好地践行了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出的“应用为王”的发展理念,其未来市场将无限可期。
孙总的讲话,指明了一帆未来发展的方向,在保持纸质图书的优势下,积极拥抱AI时代,以教育数字化开辟新赛道,塑造发展新优势。
总经理艾兴伦作
数智化教育主题汇报
艾总以“内容为王•技术加持”为讲话主题,
从4个方面深度解读数字化以及一帆融媒在数字化教学方面的作为。

一、当前数字化存在问题和带来的不良影响
艾总在讲话中深度剖析了教育数字化中的种种乱象和错误认识,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种乱象导致的数字化教学的尴尬局面。
艾总说:我们的数字化始终坚持“应用为王”,讲应用、讲实用,有用才是硬道理。不要“花拳绣腿”,不要故弄玄虚,不搞形式主义。
二、一帆数字化的生动实践和破局之道
艾总针对以上数字化的症结所在,系统全面地提出了数字化一帆实践的行动指南和具体操作,让与会者拨开“数字化的迷雾”,豁然开朗,大开眼界,重新认识了“教育数字化本应该有的模样”:内容为王,技术加持。
艾总的讲话,有深度,有高度,有温度,有广度。有理论有示例,全面而深刻、形象而生动地介绍了一帆数字化的科研成果,引起了与会者的深深共鸣和满满期待。
数字部总监刘国贤作
智能阅卷“三要”“三不要”汇报
刘总说:智能阅卷是当前的数字化绕不开的“需求”,但智能阅卷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没有给一线教学“减负”,反而有“添乱”的迹象。
刘总说:“冷冰冰的智能阅卷设备”是教育数字化的“机械论”,“只搞机械化操作,无视教育温情的智能阅卷”无异把教育推上了“流水线”。他强调:智能阅卷要掌控好“三要”“三不要”。
会上,刘总现场演示了一帆融媒研发的无需扫描仪的智能阅卷系统。
通过刘总对智能阅卷这一当前“热点”的讲解和演示,与会人员颠覆了固有的“智能阅卷”的认知,进一步了解了当前智能阅卷急需解决的问题,以及一帆阅卷系统简便高效的技术优势。
名师团现场演示
九科数智化教研成果
作为本次会议的“重头戏”,名师团九科数智化教研成果现场演示环节备受期待。归根结底,教育数字化还应由教师来“践行”,由教师来“落地”。
数字化教学要想走进课堂、扎根课堂,必须因学科制宜,据课堂出发,解决一线教学中的难点、痛点问题,而不是一味追求技术上的先进,形式上的“炫酷”。
围绕各科的教学痛点、备考难点,名师团介绍了各个学科数字化项目研发的背景以及成果,并模拟课堂真实情境,演示如何使用一帆数字化,一帆数字化是如何做到与教辅图书与课堂环节无缝衔接、高效便捷的。
各科都在考“思政”,思想政治是教育教学的“统帅”和方向指引。首先,上台分享数智化教学的是政治学科。
教学痛点 |
一帆数智赋能 |
1.主干知识枯燥、抽象,记忆不牢,理解不透 |
1.识记趣味化、互动化,理解形象化、生活化 |
2.学生的生产、生活、社会视野较窄 |
2.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,补充鲜活教学资源 |
3.受图书出版时间所限,书中缺失2025年鲜活题目和社会热点 |
3.根据教学进度及时更新推送鲜活题目和素材 |
4.学生分析、解决问题能力差,主观大题是制约学生得高分的关键因素 |
4.采撷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,创设针对性问题,提升学生分析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增强课堂互动性;主观大题专题讲座,强化审题析题、信息筛选、规范答题三个关键能力的培养 |
2
语文:“文本+题目”双向奔赴的
数字化教学实践
教学痛点 |
一帆数智赋能 |
1.文章读不懂 |
1.高效读文,规范答题 |
2.大题得分难 |
2.典题细作,思维建模 |
3.晨读晚练无序化 |
3.2025年最新时文和最新好题,线上即时推送,多种文档,可自主编辑,也可直接印制 |
3
数学:教学“痛点”的疏通,互动技术的加持
——是助教,更是支教
数字化教学的定位,应首先瞄准教师的需求。针对年轻教师,要解决其教学经验不足、高考研究不深的问题,要给他们当好教学的“扶手”;针对中年教师,由于他们课业负担较重、担负学校角色较多,备课时间不充分,要给他们当好教学的助手。
英语:英文数智 思维飞扬
教学痛点 |
一帆数智赋能 |
1. 语基学习与情境运用严重脱节 |
1. 赋词汇以灵性,还语言以情感 |
2. 心中无全局,一叶障目,不见泰山 |
2. 心中有逻辑,思考有格局 |
3. 写作假大空,思维无影踪 |
3. 走进生活,发散微语境 |
4. 重难题型攻克无良策 |
4. 因题而异,指导有方 |
5
物理:借数智赋能,破教学瓶颈
教学痛点 |
一帆数智赋能 |
1. 物理观念及原理抽象难理解 |
1. 问题可视化 |
2. 教学条件局限,实验不能应做尽做 |
2. 数字实验室 |
3. 学生不能学以致用,举一反三 |
3. 小题细作,大题精作 |
4. 课堂双向互动少,课堂过程性评价难落实 |
4. 敲黑板,爬黑板,面答面评、生生互评、教师点评 |
5.统一的课堂授课节奏,导致不同学生需求得不到满足,个性化学习缺失 |
5.视频微课,专题讲座,习题的升维降维训练 |
6
化学:数字教学,走进化学
教学痛点 |
一帆数智赋能 |
1.化学知识较为零碎,老师收集材料往往浪费较多时间 |
1.依托于图书,加入“直选课件”,打开就可使用 |
2.高考内容与教材知识脱节较大,往往老师和学生感到所考非所学,所学非所考 |
2.考教衔接,考题溯源,素材发掘 |
3.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,实验往往停留在记实验背实验的阶段 |
3.数字实验室,实验“魔方” |
4.重点题型无良策 |
4.题型精研,思维建模 |
5.综合、应用能力不足 |
5.项目式主题教学设计 |
7
生物:精准发力,让生物学成为提分科目
教学痛点 |
一帆数智赋能 |
1.记忆量大但记忆效果差(术语、结构、过程等) |
1.(1)微视频助力阅读与理解(2)考题溯源发掘教材——在应用中精研教材(3)随堂训练——借助问题情境,串联章节知识要点(4)直选课件——得心应手的突破工具 |
2.曲线模型抽象且多变 |
2.(1)互动课堂——数智化爬黑板、绘曲线(2)模型应用——在用中学,在学中用 |
3.情境信息复杂难懂 |
3.微视频、素材广角镜、新题在线等多种方式助力解决新情境信息复杂难懂的问题 |
4.主观大题应用性、创新性强 |
4.(1)主观大题的动态性分析与设计(2)专题讲座——专题增分指导(3)课题研究活动 |
5.综合、应用能力不足 |
5.课题活动教学设计 |
8
历史:数智历史,普惠师生
教学痛点 |
一帆数智赋能 |
1.史料文字堆砌,冗长晦涩 |
1.选用短小精悍、信息多元、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短视频进行呈现,走进历史现场,寓教于乐,在体验中探究历史问题 |
2.时空坐标,空间失位 |
2.把时间轴、彩色地图融为一体,立体化、动态化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,巩固核心史实与阶段特征 |
3.解读信息,无章可循 |
3.现场说“法”——解读信息的“三个三”方法 |
4.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 |
4.(1)精选高质量、基础性的客观题,在运用中发现学生理解知识的薄弱点;(2)编制覆盖主干、层层递进的“思维进阶”主观题让学生书面或口头回答,避免简单的知识堆砌,在爬坡中挖掘学生的学困点 |
5.知识碎片,无力综合 |
5.研发原创性课题(项目)探究活动。形成宏观主题(课题)化、中观层次化、微观探究化、纵向线索化、横向结构化、形式多样化的立体网络体系 |
9
地理:全景地理,赋能教学
教学痛点 |
一帆数智赋能 |
1.课堂时间有限,难以落实基础 |
1.爬黑板(基础评价)——打造互动课堂 |
2.知识迁移能力差,考教衔接水平差 |
2.追根(发掘)教材——引导学生关注教材重点内容、经典案例,充分发挥教材在高考中的基础本位作用 |
3.重难知识掌握不牢 |
3.微点疏通—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技术优势,化抽象为具体、化枯燥为形象,突破学生认知障碍 |
4.综合能力差,地理实践力欠缺 |
4.独创“课题活动·地理实践”——让一线师生足不出户体验研学旅行的快乐,在精心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中调动所学知识、分析解决问题 |
5.区域认知差,空间定位能力欠缺 |
5.电子版区域地理——形象可感、“粗”“细”可控、教学灵活;将区域形象化、立体化、动态化 |